八月主題『聽見你的心』-課後回響

我們可以只用耳朵,聽出對方眼中的畫面嗎?

這週Amanda老師用簡單有趣的小互動,帶著我們認識傾聽的藝術。一開始我們先以兩個人為一組,彼此背靠著背,在看不見對方的條件下,一個人在白紙上畫出屬於自己的幾何圖形,並將圖形轉化成文字,在有限的時間內,用語言傳達給背後的另一個人,而另一個人的任務,就是透過對方的敘述,畫出一模一樣的圖形。第一階段的任務,幾乎都失敗了,結束後我們進行了檢討,原因包含敘述者在圖形的大小、形狀、座落在紙上的方位上,是否描述的不夠清楚。於是第二階段,Amanda老師將活動分為三大組進行,並在每一隊選出一名組長,老師將事先準備好的圖形交給每組的組長,每一組只有組長一個人知道圖形的樣子,而組長必須描述所見的圖案,組員們跟著聽見的指示,將圖形描繪出來,結果還是失敗了,即便組員們聽到的是同一種指示,我們每個人畫出的圖形還是各有不同,所以這一次的檢討,我們更進一步的探討傾聽者碰上的問題,包含我們是否只聽見自己想聽見的,抓取說者話語中的關鍵字,並在腦海中浮現出畫面,一味的執著於自己的想像,反而聽不見其他的指示。檢討完,老師讓我們再嘗試一次,這一次組員們開始向組長提問,修正上一階段的圖形,反覆核對,最後有兩組幾乎畫出了與組長相同的圖案。其中一組分享,他們採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請一個組員先畫出雛型,接著不斷與組長核對圖形的樣子,再請下個組員修正,直到最後畫出最接近的圖案。當下聽他們分享覺得很感動,我想這也是老師要我們分組的意義,不禁也讓我檢討,這並非一個人的單打獨鬥,我們是有夥伴可以一起討論和努力,而我是不是沒有看見身旁的人。

傾聽:開放的心、好奇的心、感受的心

活動結束後,老師帶我們聚焦回傾聽的本質。傾聽時,我們是否有一顆開放的心,能夠放下自身的價值觀,對於對方的想法不做判斷,純然的聽見,就像我們接收組長指示時,不在腦海中帶入自己既定的想像,而是保持開放的心去傾聽對方所表達的世界;而每個人對於同一個詞彙有不同的解讀,我們是否有一顆好奇的心,向對方提問,反覆確認核對意思,直到彼此有了同樣的共識;我們是否有一顆感受的心,感受對方在說話時的情緒,如同組長在傳達指令時,他是不是也因為我們的不理解而緊張著急,這時候如果我們可以溫柔的告訴他:「我知道你很緊張,我們不著急,清楚的表達就好。」是不是更能緩和當下的氣氛,一起達成任務。

最後分享時,有人說:溝通是雙向的,如果有一方不願意打開自己,那他其實並沒有想建立與你的溝通連結。他的話立刻帶我進到了自己近期的挫折,上個月我去上了汽車駕訓班,教練常常一味的用他的想像去定義我的行為,任憑我如何解釋也毫無效果,到後來我也拒絕與他做任何的對話,我們的關係越來越差。以傾聽的角度而言,我認為教練並沒有做到開放的心,他對於我的想法已帶有自己的成見,而我也沒有做到感受的心,其實我可以告訴他:「教練,我知道你很疲憊,一整天從早忙到晚,假日也在工作,同樣的事情說了幾千幾萬遍,我真的覺得你很辛苦,但是我是第一次學,能不能給我一點時間去做好呢?」如果我認為對方不想建立連結,卻同時希望我們能有一段好的關係,我想透過傾聽,是可以多做一些什麼去改變現狀的。

謝謝Amanda老師的課,有了非常多的體悟,會努力將它應用於生活之中!

作者:劉亭亞, 厚生市集 店務儲備幹部


「聽」對我來說,在學生時期我覺得是很簡單的事情,因爲參加國際志工,我覺得聽是一個交流,因為語言的不同,有時候雖然聽不懂,但我們一個眼神或表情,就可以了解他要說什麼,我覺得這個就是聽見你的心,不是要多會說話,或會說很多語言,而是用心感受就可以聽到你我想表達的。
但時間過的很快進入職場,忙碌讓我們有很多事都看不見,或不想聽,而說就變多了,所以要如何去多聽少說,我覺得我們還要在去摸索,學習。
但有時放鬆讓自己沈澱下來,在去看身邊的人事物又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也會聽到不一樣的聲音。

作者:周韋真,幼稚園老師


八月活動分享

7/26 把你背在我尖上─第一次服務旅程

七月二十六日,我們帶領尖石國小的孩子們拜訪了他們家鄉的爺爺奶奶們。秉持著服務領導的精神,我們希望能夠讓這些小小孩培養以身作則,並為他人貢獻的心。
在拜訪長輩們的時候,過程其實並非全如預期;但正因如此,才使得這次的服務碰撞出更多精彩的火花,好比這一路上相陪的村幹事,多虧了懂得泰雅族語言的她,我們才能順利地與老人家溝通;還有孩子們在自我介紹時,發現原來爺爺奶奶們都認識他們是誰家的孩子,也非常開心這些小朋友能來到家中作客,陪他們聊聊天、按按摩;而在最後,當我們拜訪完一位老奶奶,突然下起了午後雷陣雨,大家或有說有笑或靜靜的在雨棚下等待大雨的結束。
這次活動雖然沒有原本預期的順利,但是相信每位工作人員和小朋友都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得著了滿滿的收穫,孩子們也達成以自身的奉獻去影響他人的目標,期望下一次的服務我們能做的比前一次更棒更好!

作者:張庭羽,元智大學國際企業學系3年級


 

7/12-7/14 尖石小小兵-偏鄉服務營隊心得

一群富有愛心的都市大學生與充滿熱情的偏鄉小朋友的情誼與矛盾

在7/2-7/11僅有10天的營隊籌備期,團隊中每個人無一不繃緊神經的面對這項挑戰,這幾天我們開了幾次大大小小的會議,熬了好幾個夜晚,捨去了私人的時間及邀約,都是期望這次營隊能順利舉辦。時間怎麼擠就是不夠,我們僅能在營隊前一天才試跑隔天的行程,似乎存在那麼點問題但又來不及修改,硬著頭皮就只好上場了,那些缺陷就只能依靠大家的臨場反應來化解,即使我們準備不足,但是心裡知道的是,都盡力了。很幸運的,尖石國小的小朋友天真熱情,讓整個活動是完全不冷場,那些我們認為可以再改進的部分,都在小朋友的歡笑聲中掩蓋過去。
三天營隊後,心中原本滿滿的充實轉變成為空虛,一來是因為上緊發條的心瞬間放鬆,二來是不捨尖石小朋友的活力和熱情,雖然身體回到了繁忙的都市,心卻依然縈繞在小朋友的笑聲中。我相信三天的營隊帶給他們的影響一定很大,但也像其他營隊一樣,來來去去,我們都如此不捨,道別的話他們又說過幾次了呢?我們還想留下更多東西給這些小朋友。我們遇到了一個會跳街舞的孩子,很令人意外的是他的老師居然是影音網站youtube,也許,偏鄉學校的硬體資源並不缺乏,鋼琴、音響、畫筆樣樣都有,卻沒有一個能夠長期教導他們的老師。他們學習能力跟都市小孩無異,但缺乏的是一個學習的環境。我們究竟能留下什麼給這些小朋友,而不是只有三天的快樂,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作者:王志恒,台灣大學化工系博士班


經過了兩個星期的努力,我們真的把Mission impossible 變成I’m possible,過程中大家的付出都是無庸置疑的,我們也很開心終於完成了第一個里程碑,但心裡的感受也跟著3天營隊有著不同的轉變。
在第一天進到尖石時,即將要迎接我的是一群不認識的小朋友,上課的教案會遇到什麼問題,都是未知數,所以心情是非常緊張、興奮、期待。
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已經差不多習慣了和小朋友相處的也很愉快,可是開始有人問我「明年還會來辦營隊嗎?」「你們等一下馬上就走了嗎?」,心情就像坐雲霄飛車一樣,從高處瞬間降到谷底,我心裡清楚知道無法給予小朋友一個承諾,也知道小朋友心裡都會有一個期待的答案,我卻用了一種模糊的方式帶過話題或是給他們一個不確定的答案,而也明顯感受到小朋友因為我的回答感到失望。
我覺得不管是我還是小朋友都還沒準備好怎麼說再見,但是他們卻不斷的和大哥哥大姊姊們「道別」,這對他們來說都是一堂很難的課題⋯

作者:周瑋安,實踐大學社工系二年級


回顧影片:

達真人本關懷協會 8/12 課程

8月份的課程為『聽見你的心』
 
阿德勒說:『對人不感興趣的人,他一生中遇到的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越大。』由此可見,溝通是人際關係中永遠的課題。
 
但會說話,就等於會溝通嗎?
 
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共鳴感』,所謂的共鳴就是要用對方的眼睛看、用對方的耳朵聽、用對方的心感受這世界。
 
張忠謀曾說過:『訓練自己接收訊息的能力,願意傾聽,而且聽得懂』
才是溝通真正的能力。可見,溝通的關鍵是『聽』而不在於『說』,然而很多人在溝通時卻急著『說』,忘了去聽見對方的需要。
 

邀請您在8/12(六)下午,讓Amanda 教練帶領我們,一起來~~聽見你的心!

 
8月份開始繳交下半年度的年費僅需1800元
即可享受2017/08-2018/01共6個月精彩課程,您還等什麼呢?
歡迎加入達真人本關懷協會會員的行列,讓我們一起學習、共同服務,讓世界因我們而更美好。
 
單堂課程費用 : 非會員500元/會員400元
 
課程時間:2017年8月12日 (六) 下午14:00-17:30 (13:30即可報到)
課程地點:華人正念減壓中心(台北市羅斯福路一段96號3樓/近中正紀念堂捷運站2號出口)
講師:達真教練學校 蕭聖築 Amanda 專業講師/PCC教練 
 
請立即報名填寫Google表單,連結如下:
 
若有疑問或建議,歡迎告知行政行銷組 周宜
(Line ID chris124578369/Mobile 0912-380-420)~
 
期待在八月的課程中,與您相見~

無限感恩!

達真人本關懷協會
覺觀不二, 利益眾生
https://BenefitAll.wordpress.com/

FB: 達真人本關懷協會
Line:A達真人本關懷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