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是班上一位很聰明的學生,但是在學習教練上碰到了一些阻礙, 我約他今天談談到底在教練學習上,他的困擾是什麼?
我們先聊了一下他在一日靜觀的體驗, 發現他的體驗很深入,他會感受到空,廣大無邊的感覺,這在初學Mindfulness(靜觀)的人是不容易做到的。聽了他的描述,我再次確認他的覺察力是好的,目前的卡點一定是在他自己的觀念上。
接著我們談到他對教練做的“好”的看法,他的定義是要:
1. 真誠
2. 讓客戶阿哈(Aha)
3. 自在
他現在覺得自己內外不一致,必須要假裝肯定他人,因為這好像是教練必須要做到的, 所以他在有一分肯定的感覺的時候,他就會強迫自己說出來,這時他就覺得自己很假。
針對這個真誠,我們又做了進一步的探索,他在意的真誠的行為是什麼呢? 他提到的是肯定與提問, 在肯定的時候,他希望對方能接收到100%。 意思是當他肯定對方很有智慧,對方就必須要完全的同意與接收,這樣他才覺得自己的肯定是真誠的。
這個看法對我而言是很有趣的, 我分享了一下我自己肯定的經驗, 當我肯定別人的時候,別人不見得是100%接受的,尤其在高階主管,他們接受的比例更低,因為高階通常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會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們應該要做到的,沒有什麼好肯定的,我本人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但是這並沒有阻礙我對高階主管的肯定,因為我很清楚自己為何要做這個肯定,我做的目的不在對方,而在自己助人的動機。
肯定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我有3個目的:
1. 帶給對方前進的動力
2. 讓對方看見自己的優勢
3. 與對方深度連接
一般人要把3個目標都做到是有困難的,最難的是第3個,我們現場做了一個演練,我請小林肯定我,他先肯定了我的耐心,花時間釐清與了解他的問題, 接著肯定我的親和力。
我回饋給他這個肯定的效果, 真誠度我會打100分,因為我看的出來他是真誠的.但是就肯定的3個目的,尤其是第三個,我只會打50分,因為他肯定我的兩點:耐心,我自認是差的,親和力,大家都知道,我也就覺得這個肯定很普通。 這兩個肯定也沒有帶給我多少前進的動力,及看見自己的優勢。
接著我請小林跟我重新做連接,用心來感受我,我們用網路,彼此看著對方,他這次說出來的肯定,我差點就掉下了眼淚。 小林說: “我感受到你想要幫助我的心”,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我們這一小時的交流對我而言就充滿了意義與價值,我的心是充滿能量的。
我回饋了小林這個肯定的效果, 他似乎無法相信自己有做到,我再請他回顧一下他剛剛做了什麼? 他其實只是把腦袋放空,把注意力放在我身上,跟我的心連接而已。 這是小林本來就會的, 也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只是我們平常急著處理事情,忘記了“人”而已。
肯定的力量有多大,今天我的例子就是一個最好的示範。 今天因為有小林的肯定, 帶給我能量,我立即寫了這篇文章,希望能帶給小林及更多同學對自己的能力的看見。
當每個人被看見時,她/他的潛能是能發揮到最大的,而【肯定】是開發這個潛能的重要的鑰匙。
你今天肯定自己了嗎?
肯定你的家人及同事了嗎?
你的肯定有帶來深度的連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