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爽與放下

最近家裡發生了一件小事, 女兒把我們公司的發票卡搞掉了,老公很不爽,出外運動了一圈,自己轉念,想出了這個Model. 我們把它命名為【BF Model】 ,B代表不爽, F代表放下。
這個BF Model 有4個步驟, 要問自己4個問題 :

1. 這個問題重要嗎?
掉了發票卡,未來就不能領公司的發票,很重要。
不重要,就立刻可以放下,不用走下面的步驟。

2.我的執著點是什麼?這是對方要的嗎?
老公的執著是:明明就很簡單的買發票這件事,為何都做不好?執著在【簡單就不會出錯】 
這個是事實嗎? 不見得。 問到這裡,不爽放下30%。

3.有別的選擇或者別的解決方案嗎?
女兒打電話去國稅局問,國稅局說要重新辦一張。 所以,確實有解決方案,只是要再多跑一趟。 
問到這裡,老公的不爽,放下了60%。

4. 如果不放下,會有什麼結果呢?
會有的結果是女兒會不爽,造成父女失和,那麼這個結果很嚴重,問到這裡,老公就完全放下了。

這個Model雖然簡單,但是它含有【無我】的心法, 只要我們看到事情的重要性,看到自己的執著,放下執著,想出其他的選擇, 同理他人,任何不爽都可以解決的。

這個小小的轉念Model對我們家的老公很有用,也歡迎大家來嘗試。  

肯定的力量

小林是班上一位很聰明的學生,但是在學習教練上碰到了一些阻礙, 我約他今天談談到底在教練學習上,他的困擾是什麼?

我們先聊了一下他在一日靜觀的體驗, 發現他的體驗很深入,他會感受到空,廣大無邊的感覺,這在初學Mindfulness(靜觀)的人是不容易做到的。聽了他的描述,我再次確認他的覺察力是好的,目前的卡點一定是在他自己的觀念上。 

接著我們談到他對教練做的“好”的看法,他的定義是要:
1. 真誠
2. 讓客戶阿哈(Aha)
3. 自在
他現在覺得自己內外不一致,必須要假裝肯定他人,因為這好像是教練必須要做到的, 所以他在有一分肯定的感覺的時候,他就會強迫自己說出來,這時他就覺得自己很假。 

針對這個真誠,我們又做了進一步的探索,他在意的真誠的行為是什麼呢? 他提到的是肯定與提問, 在肯定的時候,他希望對方能接收到100%。 意思是當他肯定對方很有智慧,對方就必須要完全的同意與接收,這樣他才覺得自己的肯定是真誠的。

這個看法對我而言是很有趣的, 我分享了一下我自己肯定的經驗, 當我肯定別人的時候,別人不見得是100%接受的,尤其在高階主管,他們接受的比例更低,因為高階通常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會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們應該要做到的,沒有什麼好肯定的,我本人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但是這並沒有阻礙我對高階主管的肯定,因為我很清楚自己為何要做這個肯定,我做的目的不在對方,而在自己助人的動機。

肯定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我有3個目的:
1. 帶給對方前進的動力
2. 讓對方看見自己的優勢
3. 與對方深度連接
一般人要把3個目標都做到是有困難的,最難的是第3個,我們現場做了一個演練,我請小林肯定我,他先肯定了我的耐心,花時間釐清與了解他的問題, 接著肯定我的親和力。 

我回饋給他這個肯定的效果, 真誠度我會打100分,因為我看的出來他是真誠的.但是就肯定的3個目的,尤其是第三個,我只會打50分,因為他肯定我的兩點:耐心,我自認是差的,親和力,大家都知道,我也就覺得這個肯定很普通。 這兩個肯定也沒有帶給我多少前進的動力,及看見自己的優勢。

接著我請小林跟我重新做連接,用心來感受我,我們用網路,彼此看著對方,他這次說出來的肯定,我差點就掉下了眼淚。 小林說: “我感受到你想要幫助我的心”,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我們這一小時的交流對我而言就充滿了意義與價值,我的心是充滿能量的。

我回饋了小林這個肯定的效果, 他似乎無法相信自己有做到,我再請他回顧一下他剛剛做了什麼? 他其實只是把腦袋放空,把注意力放在我身上,跟我的心連接而已。 這是小林本來就會的, 也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只是我們平常急著處理事情,忘記了“人”而已。

肯定的力量有多大,今天我的例子就是一個最好的示範。 今天因為有小林的肯定, 帶給我能量,我立即寫了這篇文章,希望能帶給小林及更多同學對自己的能力的看見。

當每個人被看見時,她/他的潛能是能發揮到最大的,而【肯定】是開發這個潛能的重要的鑰匙。
你今天肯定自己了嗎?
肯定你的家人及同事了嗎?
你的肯定有帶來深度的連接嗎?

斷食24小時心得

一個舒適的夏日,約好跟小甜見面午餐,恭喜她拿到ACC 教練執照。 見面看到她,發現她瘦了一大圈,人整個神清氣爽,詢問了一下她是如何減肥的,原來她採用的也是【間歇斷食法】,每天只吃兩餐,而且剛剛完成了48小時的斷食。

我好奇她是如何完成48小時的斷食的,她告訴我原來也沒有計劃要做48小時, 作了24小時後,發現身體很舒服,於是就決定再做24小時。 小甜的說法讓我有很多的學習,身體本來就知道自己的需要,我們太習慣忽視它了。於是,在小甜的故事鼓勵之下,我決定要嘗試24-48小時的斷食,看我的身體怎麼說?

早上6點起床後,先跟我的身體溝通,我今天要斷食喲,請你配合一下,讓我更健康。 泡好一壺茶,一壺水,接著跟平時一樣去北大運動。第一個感受到的放鬆是不用煮早午餐了,一整天我還是維持正常的行程, 早上辦公,下午跟小金見面,談了3小時, 中間完全沒有飢腸轆轆的感覺,一方面當然是因為話題的吸引人,一方面我的身體也在告訴我它不需要吃東西。

斷食水

晚上是比較難熬的,走過餐桌,打開冰箱都是吸引我要破戒的食物, 我做到立即移開目光,把注意力放在別的事情上, 傍晚還出去快走了一圈,維持我的運動習慣。

一直到晚上9點,我身體感覺累了,想要休息,於是我決定上床,進入夢鄉。 早上大約5:30 就醒過來, 起來第一件事是去磅秤上量體重, 哇,果然不負厚望,我減了0.7KG,  再感覺一下我的身體,很輕鬆,很舒服,穿上運動褲,腰與腹部的感覺是缩小的。

早上預訂行程仍然是北大運動,由於身體的感覺不錯,決定繼續斷食看看, 北大快走完一圈,發現自己頭暈了,好吧,既然身體有需要,我就斬時停止斷食計劃,下週再執行。

早餐喝了一口咖啡,立即感覺頭很暈, 原來711的咖啡這麼有刺激性, 接著吃了一個素食丹麥燒餅 ,回來立即就瀉肚子, 不是食物不乾淨,是我的身體變乾淨了,任何食物進來,它會立即反應。

這次斷食給我很棒的感覺,身體好久沒有這樣的輕鬆感了,各位朋友,我建議大家一個星期也可以試一次看看, 這個方法對身,心,靈都是很好的休息,醫生的研究也告訴我們斷食對身體細胞的再生,糖尿病,癌症病人都是有效的,當然減肥也不在話下。

有興趣的朋友我們可以一起揪團來做一日斷食喲!

韓國瑜罷免案看領導

這次韓國瑜被罷免成功,在網路及媒體的操作下,很早就可以感受到,我個人是不意外的。
韓市長的罷免後的演說我很有感, 不卑不亢,很有韓國瑜的風範,2個感謝,3個遺憾,一個祝福。
但是被罷免是事實,我想要談的倒是這次罷韓事件上韓所展現的領導力。
韓國瑜遭罷免後的演講

韓國瑜本人在這個事件中,沒有展現他個人的領導特質- 庶民,親民,苦民所苦,大炮直言,他的【無我】,從一開始被國民黨徵召就在展現,但是在他被邀請去選總統後,他的【我】變化了,變大了。當然,大家也可以說他是被徵召的,不是自願的, 但是如果韓仔細想想自己的能力, 他對高雄人的承諾, 他應該就不會做出競選總統的決定,怪只怪國民黨沒有人才,而韓沒有清楚的腦袋。

這次的罷韓,如果韓好好的展現他的領導特質,我認為罷韓還是不會成功的。 韓是一位很會溝通的政治人物,百年少見。但是這次韓完全沒有用到他的擅長 非常可惜。

韓國瑜在領導上有至少3個盲點:
1. 未善用自己的長處
2. 不清楚自己的優先順序
3. 未能善用資源

如果韓能用自己的溝通長處,與庶民博感情,勤跑基層,不斷宣導自己的政績,這次的罷韓我相信不會成功。 

如果優先順序清楚,韓就應該知道,擋住罷免是第一要務。如果韓的3個遺憾是真的,那麼就應該要拼全力讓自己完成市長的任期,把高雄帶往國際,讓青年人不成為北漂,但是如果被罷免了,這些都是空話。

在善用資源上,國民黨與媒體應該可以協助韓國瑜打這場仗,不要忘記韓曾經是媒體的寵兒, 也幫助國民黨攻下高雄,這絕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那位叱吒風雲的領導人到哪裡去了?韓如果花時間想想他的資源有哪些? 組織這些人才來替他服務,這場仗就不用打的這麼辛苦。 

近幾年我最欽佩的美國總統是歐巴馬, 他跟韓國瑜在某些方面是類似的,他帶給美國人希望,黑人可以做總體, 他談夢想,談改變。 這些都是韓國瑜在談的,韓也有歐巴馬的口才,但是為何歐可以做8年,而韓卻連一個市長的任期都無法作滿?

歐巴馬擁有的領導力有哪些是韓欠缺的?我看到的是歐的專注於決心,他推動的健保改革-Obama Care,是他任內完成的唯一的一件大事,他的這個政見並沒有得到國會的支持,受到很多挫折,最後歐決定用總統行政命令來解決。人民因為他堅持自己信念的勇氣,讓他連任。

韓比較沒有看到這個堅持,韓的信念如果是【貨出去,錢進來】,那就要專注把這件事情做好, 例如:他剛上任時到處去推銷農產品,也帶回來很多的訂單,那時候人民是感動的,持續的做對的事情,真正的【無我】,做對人民有利的事情,我相信這次罷韓是絕對不會成功的。

韓國瑜的旋風帶給我們的是更多的省思與學習,我希望韓能夠在高雄再站起來, 讓我們看到一位真正的政治領袖的風範,不要怕跌倒,怕的是沒有學習與進步,韓曾經讓我們感受到政治人物的不同,我希望他能回到初心,善用他的長處,再打一場漂亮的仗,不要輕言放棄。

覺察的心法

達真課程的核心是覺察,而覺察的核心又是心法,5月底第22期的學員開始接觸【正念覺察】的課程, 講師Thomas帶著學員體會心法的好奇,欣賞,專注,平等,無我,其中一位學員畫出當他帶著出生嬰兒的好奇行走時,他的感受。好奇.jpg

我很佩服這位學員的敏銳的覺察力,的確,當你帶著出生嬰兒好奇的心來做任何的事情,你會不斷的吸收與成長,不會有任何的評斷,資源會不斷的流入你的身體,感覺是奇妙與豐盛的。

當我們帶著【欣賞】的心法行走,又會有什麼不同呢? 這個世界會變成彩色的,你周圍的每一樣事物都活了起來,它們都在滋養你。

【專注】又會帶給我們什麼? 當我們專注在當下走路時,我們會跟自己有更深的連接,我們會覺察到自己的腳指頭,腳底與地面接觸的感覺,覺察到肌肉的美妙運作,讓我們可以不用思考,自然就邁出每一步,每次的呼吸都會讓我們專注的回到自己,更清楚自己的存在。 

【平等】是我非常有感覺的一個行走,當我拿著杯子行走時,我特別感受到我與杯子間的平等,杯子的生命與我是結合的, 我們沒有任何的差異,這時的能量的交流非常的強大,我被這個杯子的生命深深的感動了。 

【無我】行走,我感受自己的不存在,放下了所有的執著,我是輕飄飄的,但是我似乎也擴大了,它讓我包容了所有。 

如果能夠經常的練習這5個心法,每週練習一種,你會感受到它們的威力。例如: 第一週,你可以告訴自己本週是好奇週, 我要像嬰兒一樣,行住坐臥都帶著好奇,記錄下來每天的心得與感受。 5週結束後,你可以決定自己多嘗試那個心法,持續練習到你自己能夠真正的做到為止。 心法會讓你的人生不同,困難的事情會變成很容易解決,但是,唯有練習,才會讓你體會它們的力量,請開始吧!

從美國示威事件談平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國還沒有走出COVID19 的死亡陰影,最近又發生了全美的暴動,起因就是美國警察以非人道的方式殺害了一位黑人。現在全美國都發動了示威遊行,但是暴民藉著這個機會開始搶劫,造成很多大城市例如紐約,洛杉磯 等都實行宵禁。大家想想,台灣實施宵禁是多少年前的事情? 恐怕很多人都不記得了,由此可知美國這次事件的嚴重性。

美國的這個事件似乎離我們很遠,但是我們不要忘記了其實我們都是有連接的地球人,如果這個黑人是我們的小孩,我們會多麼的悲痛呀! 為何人命可以因為膚色而被如此不公平的對待? 平等為何這麼困難? 沒有平等怎麼會有真正的自由?

女兒在美國上班,我看了新聞後,跟她特別叮嚀,不要置身事外,要想辦法投入,不管是捐錢,捐時間,我們要告訴世界-We Care! 這次運動的主題是『Black Life Matters』,我個人認為每個生命都要尊重,不管黑,白,黃。。, 女兒說他們公司已經發起捐款,她會加入,我聽了感覺很開心,女兒果然是有同理心的。

在台灣,類似的事件也在發生, 得到COVID19的人,會被街坊鄰居不平等的對待,藍綠分裂, 支持罷韓與反對罷韓的壁壘分明,如果網路聲浪支持某個言論,另外的聲音就會被霸陵,這都是不平等。 我們要捫心自問,什麼是包容? 什麼是真民主? 如果台灣只有一個黨派的聲音,那就永遠沒有真正的民主,我們什麼時候能夠真正平等的對待每個周邊的人,事,物?

看到美國這次事件鬧的這麼大,其實不是單一的事件而已。從歐巴馬上任做了美國的第一任黑人總統後,黑人就經常被不平等的對待,美國的【白人至上】主義從來沒有消失過,而川普總統更加速了這個分裂,我們看到的是權力的腐化,為了權力,任何犧牲都再所不惜。

台灣也好不到那裡去, 民進黨上任以來,一直打擊異己,趕盡殺絕,從黨產的處理,到現在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追殺,都讓人寒心。 我們有真正的民主素養嗎? 我不是國民黨,也不是民進黨,但是我已經看到國會一黨專政的後果,國會議員只會服從總統,沒有監督的精神及其他的選擇。

真正的平等,帶來人與人的尊重, 人與環境的共榮,人與動物的共存,我祝福美國能夠透過這次的和平示威,帶來對【平等】的重視。也希望台灣的人民,也能反思一下自己,我們是否真正平等對待周遭的人,尤其是你討厭或反對的人,真正的平等是從這個反思開始的.

附上這個紐約警察下跪的畫面,他們展現了真平等。警察們沒有忘記他們的職責,但是也展現他們的同理心,勇敢表達他們的看法。
紐約警察與和平示威者一起下跪表達支持

自我領導-我是誰?

自我領導要能做到好奇自己,接納自己外,第三步要做到的是找到自己是誰,也就是找到自己的使命與存在的價值(Being)。我想這是很多人都一直在嘗試做的事情, 有些人很幸運,年輕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要什麼,從此就在這條路上,沒有什麼意外與偏差,生活/工作都很成功。

小林他大學時就知道自己對文字有興趣, 畢業後進入報社從基層做起,一路做到社長,董事長,算是人生的勝利組。 小美也是在大學時就知道她對幫助人找到自己的擅長與發展潛能有興趣,研究所畢業後很順利的進入HR的領域,年輕輕的就帶領公司做出發展人的成績單,最後進入外商公司做總經理,專門協助人才發展。

這些人是我看到的少數傑出人才, 大部分的人會像你我一樣,一路跌跌撞撞,慢慢才找到自己是誰,找到自己生命的方向。例如我自己, 大學念的是我自己也不知道是要做什麼的經濟系,在參與社團活動時,發現自己對管理有興趣,於是出國念了MBA, 為五斗米折腰的自己,在畢業後選擇了最容易找事的工作-電腦領域。做了10年,知道自己並不合適也不擅長,轉行做了業務,業務做了10年,發現自己非常不喜歡,轉而做總經理,50歲後退休,再轉入了教練的領域,這時才真正知道自己是誰?

雖然我這樣的跌跌撞撞,但是我沒有放棄一路以來的尋找,我知道自己不適合什麼?比較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 以前的資訊也沒有現在豐富,沒有這麼多的工具協助我找到自己。但是如果你想成為上面的小林與小美,那麼可以嘗試的方式就是找到自己的使命與Being,它會提供你生命的方向,少掉摸索的時間,讓你更專注而快樂。

有使命的10大好處是:
1.讓我們的生命與行動更有意義,當生命結束的那天,我可以說“我做到了我對這世界的貢獻, 我做到了老天爺創造我的目的。
2. 讓你的角色更清楚與專注
3. 生命做選擇時有清楚的衡量指標
4. 讓生命有使命這磁鐵做軌道,可以清楚的走在軌道上
5. 當機會來臨時,可以清楚的溝通自己的想要
6. 是作最高,最好的自己的激勵
7. 讓我們充分運用自己的才華
8. 在不斷變動的時代,讓我們穩定與平靜
9. 創造最好的行動而非反應(讓他人牽著走)
10. 吸引人與機會來支持你的生命

如何找到自己的使命呢? 可以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1. 我擅長做什麼?這個擅長可以教別人嗎?
2. 我喜歡做什麼?我的熱情是什麼?我曾經有的不眠不休的經驗是什麼?
3. 我對誰做這些服務?為何是這個對象?
4. 他們的需要是什麼?
5. 因為我的服務, 我的對象會如何改變? 我提供了什麼價值?

下面這2個測驗可以協助你找到自己的擅長與熱情:
九型人格測試

MBTI 測驗
使命圖

舉我自己為例,我的MBTI 是“ISTJ 內向,實感,思維,判斷”,而9型人格是屬於(1)保護者 (2),
問了自己上面5個問題後,我的使命如下:
202005-joyce 使命

這個使命是否是你的最終答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沒有放棄尋找,它也許會改變,也許不變,只要你不斷的探尋自己,一定有一天會找到一個不變的答案。

如果要對使命有更深一層的體驗,歡迎報名達真專業班的課程。
http://www.authenticcoaching.com.tw/達真國際教練學校
email: AtCoaching.corp@gmail.com
電話: 02-2668-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