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過去,走向未來

10月24日是個特別的日子,是揮別過去,走向未來的時刻,也是一個告別與感恩的時刻。 協會滿4歲了,這四年來,感恩的人很多,首先是秘書長Vivi, 她挺過癌症復原的辛苦來協助協會,篳路藍縷,一起打拼,從完全搞不清楚要如何經營一個非營利事業的組織,到現在踏著比較穩定的基礎前進,這些都要感謝有Vivi同行,讓我們這條路走的溫馨。

感謝Vivi的無私奉獻與付出

接著要感謝我們的青年志工夥伴們, 他們負責每月訓練的規劃與主持,報名與行政管理,DM,FB, IG設計, 每年青領營的活動策劃與執行,沒有這些青年領袖們,協會也無法走到今天。

青年志工們,你們真棒!

接著還要感謝的是我們的理監事們,當初來做理監事,完全是人情,一直走到現在還繼續留下來努力的,有Molly, 大人,Chris, 翠英, Forest,Vicky謝謝你們的陪伴與堅持,讓協會有肩膀可以依靠。
新任的理監事,多了些年輕的面孔,我們期待透過這些年輕人,讓協會的目標-培養青年覺觀領袖更能落實,讓年輕人的需要與聲音更能夠被聽見。

恭喜第二屆的理監事當選了!

2021年,我們要帶著關懷與愛前進,更積極的推廣青年覺觀的理念與生活應用,讓更多人看見達真與加入達真。

A truly rich life contains love and giving in abundance.

一個真實豐盛的生命包含無限的愛與付出

在2021年,讓我們一起來投入協會的四大腳印:
1. 覺觀青年面面觀-Youtube頻道
2. 青年讀書會
3. 環保愛地球
4. 四季覺觀-生生不息的訓練

如何在2個月內把教練學好?

教練是陪伴對方看見自己,順著他的談話風格與方式,和他的心更靠近,成為對方的鏡子

週末完成了第23期學員的第二次的教練輔導,這是學員們學習兩個月的一個里程碑,這兩個月學習了GROW Model, 教練式領導, 同理聆聽,自我覺察與自我接納, 也練習了心法與正念,學習了很多,但是也很少, 到底我們在教練輔導的時候會看到什麼結果呢? 

兩位同學的表現讓我很驚艷, 小史是大學副教授,來學教練是希望能夠幫助企業,而小A 是英文老師,學教練是希望能夠成為自己的專業來助人。 兩位遇到的客戶都不是容易教練的客戶, 一位帶來的議題,並不是他很想改變的議題,一位則不想花腦筋思考,只想輕鬆的被教練。

20分鐘的時間,很快的過去了,兩位都產生很棒的效果, 小史將他自己的特質-分析能力,作了最好的發揮,在當下跟隨客戶的示範,用客戶的語言,肯定客戶,將客戶的關鍵想法及目標都緊緊的抓在手上,最後讓客戶從完全不知道要怎麼做,到找到三個方法來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自我覺察。

小史的學習整理:

我對客戶的回應仔細聆聽,去找到可以再探索的關鍵字,整理出來與客戶逐一核對,感受到客戶能量提升,我就順著前進。

回到平常的練習與準備上,我認為正念是很有助益的練習,可以讓我與一些想法、情緒拉出距離,更能有力地處理。

另一個很有益的練習是心法日記,在寫心法日記時,的確是需要靜下來做更多的反思、同理,以及多角度的觀察,這部份我覺得若能練成直覺,一定會很有幫助。

小A的挑戰是客戶並沒有很想面對他自己沒有同理心這個議題,她也跟這位客戶完全不熟悉,客戶給自己的議題打的挑戰度是8-9分,客戶很清楚他的問題,但是並不想處理,主要的原因是他覺得處理起來會很累。小A 展現了她的真誠與善良的特質,很自在的與客戶對話,真心的關心客戶,讓她找到客戶覺得【累】是關鍵,最後也成功的讓客戶願意採取一些行動。

小A的學習整理:

當客戶說他帶來的議題並不是他真正想談的時候,當下我其實有點不知所措,但總覺得一個好的教練,應該是要能夠陪伴對方看見自己,而非將流程走完,所以決定專注於他,順著他的談話風格與方式,試著和他的心更靠近,成為對方的鏡子,讓對方可以有不一樣的發現。

我能夠做到這點的原因來自於對話開始前的靜心,我先快速的、有意識的覺察自己當下的身心狀態,並且將這些情緒與身體狀態當成基準線;對話開始後,一切的改變就都會是對方的,覺察就會變得較容易。

第二個原因是來自客戶對我的信任,讓我能成為一個內外合一的我;而非我所想像的理想教練應該要塑造的樣子,放下這一份執著後,我的特質即能發揮出價值。

很感謝兩位同學的分享, 這是否回答了兩個月可以學好教練的問題呢? 讓我來補充一下:
如果要在兩個月內達到ACC教練的水準,以下幾件事一定要做到:
(1)練熟GROW Model :怎麼知道自己練熟了? 如果你能不看GROW 卡都可以完整的走完流程,那就算是練熟了。
(2)每日的正念覺察與身體掃描一定要做到至少28天。 怎麼知道自己做對了呢?當每次教練時,不會因為緊張而失常,而且能感受客戶的情緒或能量,就表示你的正念過關了。 
(3)每日的心法日記要寫滿28天。 當你發現自己的情緒越來越平穩,越來越能看見自己與連接他人,那麼心法日記就到位了。  

上面兩位同學能夠做到這麼好的教練,跟上述3個原因絕對有關,請大家刻意練習,成功就會在眼前! 

轉變之旅- 只要走對路,就不怕路遙遠

時間過得好快,一眨眼四年就過了,當初剛成立協會討論規章時,還在想四年是否會太長? 但是考慮協會剛成立,百廢待興,還是讓任期長一些,讓大家能一起做出一些貢獻再退位。

四年過了,我到底做出了什麼貢獻呢?好像也很慚愧。4年來完成了3次的青領營與偏鄉服務,算是不容易的。但是,我們最終目的是想要培養青年覺觀服務領導人,真的做到了嗎?我自己是打4、5分而已(10分滿分)。讓青年了解覺觀的重要性,我覺得做到的,但是讓青年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覺觀服務領導人,我們就離的很遠了。

正確的道路(The Right Way

但我會對自己或對協會失望嗎?答案是不會!因為我知道我們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到底如何才能夠讓未來的3年更符合我們的使命?今年4月到9月,我們再次做了使命、願景與價值觀的探討,在過程中,我們嚴肅的面對現實,邀請真正有興趣參與執行的夥伴們進入討論,感謝Paddy 願意做引導者,讓我們充分的討論,再加上絲琪,Horhei, 岱庭,良宇青年夥伴的積極投入,及Molly的臨門一腳,使我們最後定案了協會的核心價值與使命。

使命與核心價值

青年夥伴們最後決定的使命是:『看見自己,有機成長,共創生命價值

看見自己的意思是:我們要先從自我覺察做起,看見自己的優缺點,找到自己的長處與熱情,最後能找到自己的使命。

有機成長帶來的是共存共榮,我們希望未來的協會是一個多元包容的組織,這個花園裡可以成長各種生物,而每個生物不管是大樹、小草與花,都能夠發揮他們的價值,欣欣向榮。

共創生命價值是結果, 透過看見自己、有機成長,我們就能共創生命的價值。這裡的共創談的是協會青年的共創,也是我們服務對象的共創,讓每個協會接觸到的人都能夠創造自己的價值。

要完成上述的使命,我們必須活出協會的價值, 什麼樣的價值可以讓我們【看見自己,有機成長,與共創生命價值呢?】?

經過不斷的討論與修正,我們最後定案了四個重要的核心價值,它們分別是;
關懷,尊重,成長與貢獻。請看一下下面這個圖,對於核心價值的定義:

沒有這四個核心價值,協會的使命就無法做到,而身為協會的核心團隊,我們本身就必須要實踐這些價值,這樣我們才能夠發揮影響力來影響其他的青年。

2021年計劃

2021年我們準備如何實踐這些核心價值呢?

1.首先我們會開7次的多元訓練課程,用青年關心的主題,來做這四個核心價值的探討與實踐。在關懷主題上,我們可以討論:為甚麼我們會吵架?同理心-情侶與家人的必修課。。。等等,這些內容留待會員大會的轉變之旅,請大家提供看法。
2.在成長上,我們會根據這四個核心價值,選出合適的書籍,來做11次的讀書會,內容也歡迎大家提供。

3. 在貢獻上,我們希望能對地球與社區回饋,明年希望能做四次的環保愛地球的活動,這部分的建議,也歡迎大家能在會員大會提出來。 

4.明年的目標是要招收至少20位新會員,推廣覺觀服務的理念會是我們的最重要的活動,我們預計每個月都要推出一個Youtube的影帶談覺觀的話題,它可能是:覺觀與領導,覺觀與關係,覺觀與自信。。。等等,在會員大會時,我們也希望聽到更多的發想,讓我們在2021年能找到20位志同道合的青年夥伴。

5.尊重與多元要如何落實呢? 我們在2021年開始建立敏捷組織(Agile System),這要感謝Yves榮譽顧問,他有多年執行敏捷的成功經驗,他也答應協助我們落實敏捷的青色組織概念。目前協會已經在六人小組裡執行這個計劃,我個人的感覺是很有動能,溝通的頻率很高,團體合作的感覺很棒!

期待在10/24(星期六),聽到您的看法與建議,當然也更期待您一起來推動2021年的四大任務,讓我們一起來為台灣做更多的貢獻,與提供更多的價值。

另外,為了因應上述的改變,我們修改了協會的章程, 請參考附件,10/24來參與大會時,希望您能先看過修改的內容,我們需要您投下神聖的一票。

最後祝福大家身體健康,平安度過鼠年。

教練一定要問出好問題嗎?

在對新進學員小倪做教練輔導時,找到他的干擾是:如何問出一個好問題? 他在教練的過程中不斷的好奇,於是客戶的目標一再的更換與發散,無法聚焦,談了20分鐘,都還沒有把客戶的目標確定下來。

其實這20分鐘內,小倪已經很成功的把客戶的目標從:
『不清楚自己今天要達到什麼?』 到
『想要知道如何自在的面對客戶波動很大的情緒?』 到
『如何在面對自己不擅長的事情,能克服自己的不安?』
真正干擾小倪的是他自己。 
他想要問出一個好問題,當他覺得自己問不出好問題時,就會有壓力,注意力開始放在自己的需要,而非客戶的需要上,這時他的提問就非常的Leading, 也無法真正的聆聽客戶。 

當我們重新聽客戶的錄音檔時,我們發現在前六分鐘,客戶已經提供了非常多的資訊,小倪只要簡單的總結客戶剛剛說了什麼,回應一下客戶的感受,核對客戶的關鍵想法,這時候就已經對客戶的迷惑有很大的幫助了。 

我們來聽一下客戶說了什麼? 

客戶說:她今天帶來的題目很大,她知道可能一次談不完,她擔心自己對情緒無法辨別,無法做到更好的自己。 她談到小時候自己其實是一個情緒起伏很大的小孩,不是像現在這麼EQ好,她的轉變來自於她上諮商課程做個案訪談後產生,那時她每天聽到很多的負面情緒的事件,不想讓這些事情影響自己,於是開始讓自己刻意的隔離情緒,後來進入企業,發現隔離情緒,保持理性似乎是一個很重要的處理人資問題的成功的條件,於是她開始變成現在這樣的自己,EQ很高,但是自己是否太冷漠了?是否太不能夠同理他人了?這樣的自己,可以做好教練嗎?

這個時候小倪的提問是讓對方描述情緒穩定的畫面,我好奇小倪為何有這個提問, 他提到希望幫助對方找到正向的能量。

小倪有一個需要是趕緊幫客戶找解答,而他相信問畫面是最有效的方式,於是在這個當下,他問了一個對客戶幫助不大的問題。 但是這是客戶的需要嗎? 客戶其實一開始就提到她希望教練幫她釐清她到底要什麼? 如果小倪在這個時候幫客戶做統整:
『我聽到你的困擾是:不知道EQ好,無法關注別人的情緒,是否會影響你成為一個好教練? 是這樣嗎?』
『那麼今天的議題,你想要談的是什麼呢?』 或者直接幫客戶總結:
『所以你今天想談的是如何能讓我同時擁有EQ及同理心,成為一個好教練?』

同理聆聽

同理聆聽是教練很重要的能力,我們不需要問出好問題,只要做到同理聆聽,幫客戶統整,回饋她的感受及關鍵想法,客戶就會受益。

台灣的領導人同理聆聽能力是弱的,而且通常不自知。 小倪已經是一位非常有同理心的高階領導人,為何他本身就具備的能力卻沒有發揮呢? 這是因為他被自己的【小我】綁住了。 他想要有效的幫助客戶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但是反而繞了遠路。

我期待今天的教練輔導能讓小倪看到他本身就是完整與圓滿的,他不需要刻意的提問,他只要真心無我的聆聽對方,幫忙對方統整,回饋對方自己的感受與看見,對方就能夠自己找出答案來。



如何做出圓滿的決定?

客戶要被高薪挖角,條件是要他把現在的老董換掉,或者是把公司裡的重要人才都帶到新公司。如果是你,你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呢?

昨天接到一位過去教練過的總經理的電話,自從他去大陸以後,我們很少有機會說話,他既然打來,我知道絕對有重要事情,於是我立即撥電話回去。

原來我這位朋友(姑且稱他是老善)遇到了難題,他被高薪挖角,條件是要他把現在的老董換掉,或者是把公司裡的重要人才都帶到新公司。

如果是你,你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呢?

老善不是普通人,他很清楚他絕對不會做出上面兩個行為,這兩件事對他而言都太不道德了。但是他的團隊成員告訴他:如果老善不帶他們走,他們也不會長期留在這家公司。他們會願意在這裡打拼,就是因為老善,老董現在已經動作頻頻,讓大家很不舒服,如果要替現在的老董工作,他們是不願意留下來的。 

老善很煩惱,他其實希望放下一切去讀書,他已經太久沒有過他想要過的生活了。 但是新的工作機會是他喜歡的,團隊是他放不下的,他不忍心自己去讀書,卻把團隊丟下來不管,讓團隊的人在水深火熱中,也不忍心讓大量投資的董事們無法早點收回資金。 這個抉擇真是困難。他到底是否要維持原來的讀書計劃呢?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為何旁觀者都比當事人清楚呢? 其實沒有什麼訣竅,旁觀者沒有任何的黏著,這在佛法裡談的是攀緣, 我們對於外境都會有一個攀緣或黏著的心,例如:我們會喜歡或不喜歡跟誰共事,喜歡或不喜歡做那些事情,我們被自己的價值觀或想法控制住了,卻不知道真正的自己不是這樣的。

真正的自己是清淨無染的,如果我們看清楚我們生活的世界都是假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去攀緣,老善攀團隊的感情緣,也攀自己的機會緣,更攀自己的清淨緣,團隊並不會永久的存在,它們都是斬時的,機會也不過是一個假象而已,如果自己有能力,機會永遠都會在的。多年的工作的壓力,讓他想要遠離,給自己一個清淨的時空去學習,但是連這個清淨都可能是假的。

這個真正的自己如何能找到? 我也沒有答案,我能做的就是協助老善看到他的執著,他粘著的因緣 – 團隊,董事,價值觀等等, 老善希望我給他建議,但是我能給嗎?

價值觀的執著

我們談了一下真正讓他不滿意的原因,原來老善的執著在知足,他非常討厭貪婪的人, 而老董對他而言是貪婪的典型人物,他貪權利,也貪金錢,老董已經很有錢了,卻還要更多,公司已經有人出價要買,老董答應老善的價錢,結果隔兩天就變掛,把價錢抬高了50%,這讓老善很難做事,他好不容易跟其他董事,買方,跟老董都協調好了,但是現在卻又要歸零;最讓他生氣的事情是類似的事情一再的發生,都跟貪婪有關,於是老善的不滿就不斷的累積,終於到了無法承受的時刻,他決定自己一定要離職了。

其實老善是非常會溝通的人,他能把其他董事,員工,買方都搞定,這是一個不簡單的溝通能力, 可是他為何無法跟老董溝通呢? 他的高覺察力讓他發現是因為自己的“我慢心”,他瞧不起這個人,所以根本就不想跟他溝通,另外他也發現自己無法對老董慈悲, 原因就是對方踩了他的底線-貪婪

無我教練

我知道知足的價值觀影響老善很大,價值觀沒有什麼好壞,但是重要的價值觀通常會讓我們執著,使我們無法清楚的做出決定。學習如何擁有價值觀卻不執著,是生命重要的功課。

我請老善把這兩個對立的價值觀放在他的左右手,讓他看清楚貪婪的顏色,形狀,質地,而相反的價值觀知足,也讓他描述了顏色,形狀,質地。當貪婪與知足結合後,他們的形狀與顏色都開始產生變化,我讓他把這個新的合成物-灰色,會變形的,但是不是那麼粘著的,放到心上,開始擴散,覺察力非常高的老善告訴我,他突然發現自己的敏感力提升了,肩膀也不再那麼重,頭也沒有刺痛的感覺,這個新的合成物,老善命名它為,他說以後碰到老董,他只要想到天上的雲,他就會更慈悲與接納了。

我很欽佩老善的高覺察力及慈悲心,他願意把他的底線拿出來面對與被教練,這個勇氣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底線是保護我們的力量,但是它同時也是我們的限制,當底線被打開了以後,就像老善感受到的,他覺得自己的覺察力與敏感度更提升了,他現在可以更清明的面對問題與人了。

我祝福老善在這關鍵時刻可以做出最有智慧與慈悲的決定,照顧到大家,也照顧到自己。當老善更接納自己的貪婪時,他才有機會慈悲他人的貪婪,老善就像這片廣大無邊的天空,貪婪雲,知足雲,團隊雲,機會雲,學習雲,都在這廣大無邊的天空裡自由自在的飄浮,他可以自由的選擇與容納,好不愜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