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MCC 大師教練之路三-真我之路!

教練本身必須找到自己的完整(真我),能真實的看見與接納自己,這樣才能欣賞與信任客戶的完整

MCC 申請

2015年達真決定到大陸去發展,當時在上海有一位達真的學生T, 他是業務出身,對教練很有熱情,在他的鼓勵下,我們決定到上海開班。 達真由於知名度不高,在上海招生不易,T告訴我其他的教練學校的校長都是MCC(Master Certified Coach), 只有達真是PCC(Professional Certified Coach), 他在招生上遇到了瓶頸,希望我去拿MCC, 為了讓他在上海招生比較容易,我決定去申請MCC大師教練。

這又是一個『無我利他』的因緣,對於名利沒有什麼需要的我,因為要幫助他,我決定走上這條開疆闢土之路,到今天,我仍然非常感謝T,如果不是因為他的期待,我可能還在自己的舒適圈裡,永遠不知道MCC的堂廟之美!

申請MCC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需要找MCC做Mentor (督導),我上網查了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地的MCC, 寫信給我認為合適的幾位,請他們做我的教練督導,所有的信件都如石沉大海,只有一兩位回應我,回應的也都說他們沒有提供這樣的服務。

我只好放棄找華人教練的想法,決定找老美,終究教練在華人世界的歷史,沒有歐美來的久。 上網再次Google的結果,發現有一位以前ICA認識的老師,她竟然是MCC,而且也提供教練督導的服務,這個發現讓我喜出望外,立即寫信給她。 她也很快的回信, 於是我們開始了幾次的督導教練。

開始沒多久,我就發現我這位老師完全不了解ICF 的評估的標準, 她也沒有做過ICF 的評估教練,她的輔導完全無法幫助我。 我勇敢的向她提出我要終止我們的教練關係,而她也算開明,接受了我這位學生的退學。

下一位督導的選擇,我決定要非常慎重,ICF 網站裡的資訊很多,無法做決定,於是我先縮小到大城市的範圍,在New York 找督導,幾位MCC跳了出來,我email了幾位,一位立即回覆我的法國人取得了先機。 這位教練曾經是ICF 的評估教練,當時專門在做MCC的督導工作,這次我要求要有一次Trial Session(教練嘗試),在做完Trial後,我很確定這位就是我要的督導教練了。

一年的申請

前幾次的督導,我的教練帶子被批評的體無完膚,我完全不知道未來要怎麼做,才能符合MCC的標準,什麼是“客戶的目標不是目標”?如何做到?那是一段挫折感很大的日子,嘗試了幾次,我還是摸不著頭緒,我鼓起勇氣請我的督導示範一下如何做好目標設定?她當場教練了我的議題,我才發現原來她也不過爾爾,跟我的教練水準不相上下,如果她可以,那我也應該可以。 

感謝我的督導讓我恢復了信心,我開始努力找不同的客戶來練習,一開始我以為一定要用英文來教練, 約了好幾位英文不錯的親朋好友, 教練了幾次,發現用英文的效果跟中文比差太多了, 我必須還是要用中文。 我寫信給ICF 說明我的困難, ICF 回信說可以交中文的教練帶,哇,這可是一個峰迴路轉的大好消息, 我高興極了!

做了幾次的中文教練,我覺得自己準備好可以送審了,第一次送審的2個帶子,ICF的評估教練說其中一個帶子太像諮商,原來教練裡不能談太多的過去,我引以為傲的深度教練,在ICF的規定是不合格的。

我立即修改了教練方式,為了要做到“真我”Being的教練,不能太談過去,要在當下讓客戶看到他的真我的力量! 感恩有高度覺察力的D客戶出現,讓我兩次的教練很順利,帶子送審也很成功,在2016年終於拿到了MCC.

MCC只是一個起點

拿到MCC,成為台灣第一位大師教練,這是我一點都沒有想到的榮耀,而在這申請過程中,我其實有非常多的學習,我終於知道為何一定要成為MCC『大師教練』!

MCC的申請過程雖然有很多挫折,但是也指引了我學習教練的目標與方向, 我了解到為何教練學校的校長必須要有MCC的資格!學習教練最終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幫助客戶什麼? 對教練本身的意義是什麼? 我在這過程中的發現是:

  • 1. 教練的最終目的是協助客戶找到他真正的自己(真我),客戶的Being與客戶的完整 (Whole Person)
  • 2. 教練本身必須找到自己的完整(真我),能真實的看見與接納自己,這樣才能欣賞與信任客戶的完整
  • 3. 教練的『無我』修煉,是最重要的修煉,如果在教練狀態下做不到『無我』,那麼成為MCC只是一個術的培養, 無法真正感受到MCC的喜悅。

這幾個發現堅定了我成為頂尖教練的決心,我學教練的目的與MCC的宗旨不謀而和,MCC之路對我而言才剛開始而已,之後的發展與修煉的成果,才是更讓我期待的。。。

預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喲!

我的MCC大師教練之路二-迷路的自己!~

當你能發『無我利他』的願力時,貴人就會出現來幫助你!

PCC 教練之路

前文提到我設定兩年內要取得PCC,PCC要具備的能力與心態是什麼?在ICA學習的過程,我並沒有很清楚的方向。而2008年的台灣也沒有任何資深的PCC可以指導我的學習。

還好台灣的一群教練成立了ICFT (台灣國際教練聯盟),在Kent Chen(陳茂雄)的帶領下,我們開始做團體教練及讀書會的研討。 這是那段時間我唯一覺得自己有在成長與學習的日子,我開始研讀國外教練的資料,讓我了解高階主管教練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從同儕彼此的教練中,我也發現自己的不足。

這段成長之路是辛苦的,因為我走在一條『前無古人』的路上,而這樣的景象幾乎是我生命的寫照,不斷的從零開始-做一個開疆闢土的人!我開始接受這就是我的宿命,我要把路開出來,讓更多的人不要再經歷我的痛苦,這是我走上『無我利他』之路的第一個教練的實踐。

達真國際教練學校成立了


2008年,我創立了達真國際教練學校, 創建的初心是希望教練後進不再經歷我的學習的痛苦。 在ICA 雖然我學到很多,但是教練的能力卻無法真正的鍛煉到, 而身為一個PCC教練,很多教練的能力必須要真實的演練才能學習。例如:聆聽的能力,從ICA給我的教材裡,我無法知道如何聽到客戶沒有說出來的話語? 如何觀察非語言的訊息? 如果這些基礎的能力無法演練與進步,我認為自己無法成為一個好教練。 

在親朋好友的支持下,2008年我開辦了第一班被ICF(International Coach Federation) 認證的教練課程, 請來我的學伴-E ,我的第一位教練貴人,協助我一起開課。E是我認識的講師中,把聆聽教的最好的一位專家,第一班的學生雖少,但是很像篳路藍縷的家人,老公,女兒都出動協助,在租來的髮廊裡上課,一起度過上山下海,彈琴唱歌的日子。學期結束時,我看到教練帶給學員們的轉變,對教練的愛,開始慢慢的恢復!

挫折是成長的動力?

在2010 到2012 年的這段時間,我接了許多跨國企業的高階主管的案子,在這些高階主管教練的過程中,我發現合約期間,客戶都會有所改變,但是教練一結束不多久,客戶又會打回原樣。 這讓我很挫折,我不知道如何讓這些高階主管真正產生『持久』的改變? 我到底能多做些什麼?我對教練的價值起了懷疑,雖然我做了很多其他的學習:Satir、EFT、 NLP、 深層溝通。。。,但是仍然沒有找到解方,我也不知道要如何做才能找到解方?這個時候的我很想放棄教練,但是我想可能是因為我的初心是要協助大家轉變,這個『無我利他』的心,應該感動了上蒼,於是我的貴人出現了!

教練貴人出現

2013年我教練生涯中第二位貴人M出現了 ,她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因為愛學習、因緣具足來到達真學習教練。 我在M身上看到覺察到力量,她的反思覺察力是靠自己鍛煉出來的,也因為有這樣的能力,她的改變又深又紮實,而且是持續不斷的進行著。 這個是我期盼已久的見證,我希望看到持久的改變是會發生的,而我在M 身上看到它的確會發生。

在M的幫助下,我們開始修改達真課程的方向,以前的達真比較重視教練技術的教學,而新的達真開始把『心法』設定為所有教練技術的基礎,讓學員先從心法出發,才能將教練技法落實,讓改變真正的發生。 我自己落實心法後,身心都變得更開朗與快樂,家庭也更美滿幸福,而學員們寫『心法日記』後的回饋,更讓我知道我走對路了!

無我的導師

2015年,我的第三位貴人出現了,我有幸認識了頂峰無無禪師,他讓我學習到什麼是『真我』,教導我不要誤認假我為真我,把每天的煩惱當真,活在渾渾噩噩、糾結不堪的日子裡。 2015年5月,我跟老公到韓國去跟禪師學法了兩個禮拜, 那段日子是我最清明,也最有智慧與成長的日子。

禪師的身教勝於言教,他的無我與平等的慈悲心,展現在他每天的行為中。 在他修行的小寺廟裡,他把最好的房間留給我們, 早午餐也把最大的房間給我們用餐,自己坐在地上用餐, 我本來以為這個是他們平日用餐的狀況,後來才發現原來我們用餐的房間,是師父平日用餐的房間。
一般的法師都是高高在上的,但是禪師卻從來不擺架子,自己開車來接送我們,每兩天就帶我們出去玩 (我當時也以為這個是禪師生活的日常),每次去到市集或廟宇旁的小攤位,禪師都會東買西買的,我當時還想,幹嘛亂花錢? 但是後來才知道,原來禪師想要幫助這些攤販,讓他們的營生沒有問題。

這些細膩與慈悲的行為,讓我們都深深的刻印心中,我看到一位『無我利他』的行為楷模,原來找到真我,就會是像師父這個樣子!

禪師點亮了我從事教練的方向,我應該要協助學生們找到『真我』,那個圓滿具足的自己,那個像大海或天空一樣的自己,而我自己也應該要往這個方向努力。

這段PCC的道路上,我的學習是:

當你能發『無我利他』的願力時,貴人就會出現來幫助你!

欲知後事如何,請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