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CF( International Coach Federation) 定義的教練當下的核心職能裡,談到要全然的覺察才能夠在當下, 全然覺察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們在 達真國際教練學校 裡教導的是應用Satir的冰山理論,覺察自己,他人,與情境。
覺察自己的什麼呢? 覺察自己的冰山,含行為,模式,感受,身體,想法/價值觀,期待,渴望,我是等, 這麼多的覺察,難度有些高,所以我們分兩步驟進行,初階班先教覺察自己的行為,感受,身體,價值觀等,到專業班才教導模式,期待,渴望與我是。
覺察他人也是同樣的步驟,達真相信如果你無法覺察自己的冰山,你是無法覺察他人的冰山的,所以從初階班到專業班的心法練習,強調的都是自我覺察。
至於情境,我們教導的是運用GROW Model的目標來做覺察,大部分的溝通會產生問題,都是因為我們沒搞清楚溝通的目標是什麼?下面的案例,可以讓大家有更清楚的了解。
一位主管對於她一手栽培的屬下說了重話,只因為她覺得對方不當責,沒把跨部門溝通的事情做好。 她大聲叱責了屬下,當下她也感受到屬下的委屈,但是她仍然把想要說的話,一股腦的說完了,而且還很高興她做了自己。
在這個案例裡面,主管沒有覺察到她真正的目標是什麼?溝通的目的不是罵人,而是要達成共識,如果要達到這個目標,教練式的主管通常都會先理解對方沒有做到的原因,再進行後面的談話,不會先罵人。
對自己的覺察,在這個案例裡主管雖然對自己的情緒與身體都有覺察,但是沒有覺察自己的模式 ,她的模式只有自己與目標,沒有他人,是一位指責型的主管。
在Satir Model裡,所有的模式都是低自尊的表現,雖然主管是指責型,但是其實她的內在是有需要的,透過教練的帶領,這位主管同理到屬下(他人)的委屈,也同時讓她看見自己的期待與渴望,原來她渴望自己能有價值。
在達真我們教導的『我是』,是讓學員知道真正的自己是完整的,圓滿的,在這個案例裡面,主管不知道她自己的完整,認為自己價值低,於是做出讓自己後來也很懊悔的行為。
真正的自己跟我們認知的自己不同,我們認知的自己常常有喜怒哀樂,煩惱很多,但是真正的自己,是知道這些煩惱都是假的,都是自己造作出來的,如果認識了那個清明的自己,沒有煩惱的自己,那麼全然的覺察就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