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的恐懼

我開始盤點我的長處,熱情,過去30年我做的好的是什麼?我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我能夠為社會貢獻的是什麼?

昨天跟一位學生對談她現在面臨的剛退休的恐懼,突然間她發現自己除了生活,好像沒有目標了。 我自己在50歲退休時,也面臨過同樣的問題,30年的職涯,我做的最好的就是幫老闆達成目標,從來沒有設定過自己的目標,所以一旦退休面臨要為自己完成事情,我發現不知道如何做?

設定退休後的目標

那時候讓我有設定目標的動力,主要來自於我思考了一下台灣人的平均壽命是82歲,而我只有50歲,意思是我還有30年可以好好的活著,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動力來源,我前30年創造了很多的可能: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從頭開始學習業務,幫兩家公司打天下,創造出不可能的業績, 為何之後的30年不可以?

有了這個發現後,我決定替自己創業,既然前30年都在替他人創業,這個能力是我的強項,那麼現在替自己創業,就沒有什麼不可能,它只是一個心態的轉變,現在的老闆是自己,不是他人,我不能再等著別人告訴我要做什麼!

盤點資源

我開始盤點我的長處,熱情,過去30年我做的好的是什麼?我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我能夠為社會貢獻的是什麼? 別人願意花錢來跟我買的能力是什麼?我自己在工作上曾經碰到的挑戰而我很想突破的是什麼?盤點的結果,我決定去學習教練』。

為何會挑選教練是因為我的熱情在助人,助人要成為專業,除了諮商,另外一個可能就是教練。 教練在10幾年前的台灣沒有什麼人知道,我也因為一個偶然的機緣接觸到教練,當我接觸到以後,我知道這個就是我一直在找的答案,人生的下半場我要投入這個領域來協助自己與他人轉變

當我一旦清楚了目標,所有的恐懼就消失了,我挑選了一個網路教練學校(當時台灣沒有教練學校),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學習,學習的過程並不輕鬆,因為當時的台灣只有兩位同學可以切磋教練,而且這兩位都是外國人,我等於是摸著石頭過河。 但是因為我很清楚自己為何要學這個新行業,我有助人的熱情,也很清楚自己的使命,於是所有的困難自然會想辦法去解決。

財務自由

退休的第二個恐懼是財務自由,雖然我們在職場上的收入算高,但是這些錢要養活自己及父母,家人30年,我也沒有把握,我必須要找到一個穩定的被動收入,讓我沒有後顧之憂。

心誠則靈,我正在這麼想的時候,對的人就出現了,他是老公的同學,從大學時就開始做投資,所有累積的財富都是從投資而來,不用上班,但是卻從不愁吃喝玩樂,而且還幫助許多周圍的同學及家人找到財富自由。

我們跟隨他做投資,3年下來,我想要的理財的目標就完全達到了,現在早已經超出我的期待,我可以隨心所欲的做我想做的志業。

恐懼的根源

退休應該是一個快樂的時候,可以隨心所欲,專心做自己的時候,但是為何我們看到這麼多退休的人都有很多的恐懼與擔心呢?從我自己的經驗,我知道是因為我沒有目標,沒有自信,沒有安全感,而其中最嚴重的是擔心自己會成為一個『無用的人』!學了教練以後,知道其實這些恐懼是沒有來源的,它是假象,我們被自己的想法,期待,渴望限制了,忘記自己本身就是圓滿具足的,要真正覺察自己的恐懼的來源,關照它,恐懼自然就消失了。

以我為例,我害怕自己退休後成為沒有用的人,失去了價值,當我覺察到自己想要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時,要再問自己“成為有價值的人會帶給我什麼?” ,答案是:『被肯定,被認同』,這時我就可以真實的面對自己想要被肯定的渴望。

以下是分享給大家的提問,它對於面對任何的恐懼應該都有用,歡迎您試試看:

肯定一定要從別人來嗎?

如果一直從他人得到肯定,對我的影響是什麼?

我自己可以肯定自己嗎? 我會肯定自己什麼? 這樣的肯定又帶來什麼影響?

感受一下自己肯定自己有價值的這個想法(想出一句話),我感受到什麼?有什麼身體的覺察?

感受一下他人肯定自己的感覺? 我覺察到身體有什麼不同?
當我們作完這些覺察後,應該會感受到肯定自己帶來的身體的感覺是強烈的,他人肯定反而是虛幻的。(肯定可以替換成其他你個人的需要,例如:自由)

以上的分享希望帶給想要退休,剛剛退休的朋友們一點幫助,『萬法唯心』,我們如果能夠找到那顆不動的心,那麼所有現在面臨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最後,我要推薦在我人生下半場對我最有幫助的學習-教練如果您有興趣成為一個專業的助人者,幫助別人也幫助自己更完整,更快樂,歡迎您來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