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接納的力量

我想要改變的個人特質是「不積極」,而我的元素是「人際關係」和「逃避」,而最後我把這個特質改變成「慵懶」,元素是「脆弱」和「連結」。

最近疫情稍緩,協會決定把自我覺察與自我接納的課程改為實體舉辦,為的是讓同學們有更深刻的體會, 以下是阿泉同學在上完課後寫的回饋:


自我接納的力量

昨天的練習是關於自己的不接受的個人特質的的轉化,我想要改變的個人特質是「不積極」,而我的元素是「人際關係」和「逃避」,而最後我把這個特質改變成「慵懶」,元素是「脆弱」和「連結」。

想用昨天跟今天我的一個轉變的故事,來跟大家分享這個轉變對我的影響:

不積極的自己

我仍然記得,我這三個畫面是我的「不積極」躺在地板上,雙手摀著耳朵,整個人蜷縮著在睡著,背對的我的「逃避」;而我的「逃避」,不耐煩的一手摸著自己後頸,一手插著腰,站著三七步,像是隨時隨地都要逃離此地的樣貌,背對著我的「人際關係」;而我的「人際關係」則坐在椅子上,雙腳開開,一手扶著自己的膝蓋,一手指著我的「逃避」,面部是很生氣地樣子,充滿指責。整個畫面就像是一個充滿家暴的概念,一個想要逃離,一個無法逃離而選擇不想面對。

昨天我和我的女朋友吵架,因為我太累睡過頭,忘了去接她下班,她對我說:「是否我對你來說是無意義的?是否我也要像那些想自殺的人說我也想自殺了,你才要關心我?」

當我聽到這個對話的時候,我的「不積極」出現了,不想要去解釋,也不想要做什麼證明,只覺得為什麼沒有人顧及我的感受,很難受,我不想要動。
我在「逃避」,「逃避」我的「人際關係」,來自於我女朋友的人際關係。「逃避」是因為在想著為什麼她不懂我?為什麼她能不負責任的說這種話?而我越想著這些話,這些話就越像是「人際關係」在三元素裡的樣子,充滿指責憤怒的,越發想逃離。

後來我女友回來了,我們之間沒有對話,只有無盡的沈默和憤怒,我們彼此避開,像熟悉的陌生人。

到了要睡覺的時候,我女友自己一個人出去了,我不知道她要去哪,我也不想知道。等到她出去一段時間後,我一直在想著我錯在哪裡?為什麼她這麼生氣?我們之間的愛情是什麼樣子?

慵懶的自己

這時我想到了課程裡的轉化,我的「人際關係」變成了「連結」,
一個我渴望了解對方的「連結」,我想要看見、聽見對方的「連結」!
我無法入睡,起床看了一下,我的車鑰匙還在,「嗯,她沒有拿走我車鑰匙自己無照亂騎撞路邊,ok 很安全」「家裡的刀都還在,嗯,她沒有拿出去傷害自己。很安全。」

因為「連結」,因為「在乎」,所以會去想著她在乎的是什麼?她的傷心點是什麼?我沒有「做到什麼」?在去意識到自己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來修復這段關係的時候,我的「逃避」變了,它變成了我的「脆弱」。我要承認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沒有做好,我「接納」這個脆弱的「失責」的自己。

我躺在床上,看著時間,知道她還沒回來,所以下定決心離開這張床去找她,並把她帶回家。我的「不積極」改變了,變成了「慵懶」。因為「連結」在乎的另一半,因為「脆弱」,承認自己的錯誤和接納這是個事實,而從「不積極」轉變成「慵懶」,知道不能再躺下去了,要把自己在乎的人給牽回來。

最終我將她找回來,並經過了一天的時間好好坐下來談,把彼此的心結都解開,繼續往下走。

其實我一直在想,如果沒有前天的『自我接納』的練習,或許我就會把我自己的感情給送掉吧,啊哈哈!

看完阿泉的分享,我想用用一句馬克吐溫的名言跟大家分享:

“The worst loneliness is to not be comfortable with yourself.”

最糟糕的寂寞就是不能舒適的面對自己

― Mark Twain

謝謝阿泉讓我們看到自我覺察與自我接納的力量!